“平权”还是“躺平”?恋爱中角色期待的模糊与重构

“男主外,女主内”的传统性别角色脚本正在年轻人中失去市场。他们理想中的亲密关系,是一种更加平等、去性别化的伙伴模式。

经济与家务的共担。 大多数年轻人,无论男女,都认同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基础。因此,AA制或交替付费在恋爱初期非常普遍。在同居或婚姻中,共同承担房贷、家务与育儿责任也成为核心诉求。女性不愿再被视为天然的照料者,男性也被允许展现出在家庭生活中的细腻与担当。

情感支持的相互性。 传统的“男儿有泪不轻弹”正在被打破。年轻人期待伴侣不仅是爱人,更是最好的朋友。这意味着,双方都需要具备提供情绪价值的能力,既能分享快乐,也能在彼此脆弱时给予倾听、理解和支撑。关系成为一个可以安全卸下伪装、互相疗愈的港湾。

然而,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常遇骨感。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潜意识、职场中客观存在的性别差异,使得“绝对平权”难以实现。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,催生了一部分人的困惑与“躺平”心态——既然完美的模式难以达成,索性对深入的关系抱持怀疑,避免进入需要复杂协商的亲密关系。

这种模糊与重构的过程,充满了试探、沟通与磨合。它要求年轻人具备更强的沟通能力和契约精神,共同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、独一无二的关系剧本。

Last updated